90后在基层一线实现“蝶变”
武陵山里的“娃娃书记”
“南河的山那那咿吔,情深意绵那咿吔……”连日来,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南河村,每当晨露退去,几位婆婆便提着布袋来到茶园,哼着歌采摘第一拨儿春茶。这欢快的场景让杨帆对丰收信心满满,“今年新品种高产,茶园每亩预计收益近7000元”。
出生于1993年的杨帆是南河村党支部书记,这里的老百姓称呼他“小杨书记”。
2016年,杨帆从武汉工商学院毕业后,通过招考来到南河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这里位于武陵山深处,地处湘鄂交界,一度路不通、水不净、电不稳,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到村第一天,杨帆被安排住在村委会对面的老校舍里,除了一张床外,没有像样的家具。碰上大雨天,他得连夜起来挪床、扫水,一住就是两年。
杨帆是宜昌五峰县人,从小在90公里外的邻镇长大,条件艰苦“不碍事儿”。初来乍到,村里的工作才是难啃的“硬骨头”。杨帆大学学的是法学专业,到了田间地头,摆在面前的是换届选举、农业普查、贫困户信息采集、产业发展……“书本上学的东西似乎派不上用场了”,杨帆就向村里的党员干部、村民学习,边学边试、总结调整,他把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杨帆接手的第一件事是人口普查。起初,他对村民很陌生,“连哪户住在哪里都不知道”。杨帆跟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用本子记录下村民的基本情况。山高路险,他走遍全村555户,熟悉村情民情,给接下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走访过程中,杨帆了解到,贫困户卞周华一家多年来靠耕种10多亩山地勉强维持生活。2015年,卞周华突发疾病无法劳作,家中还有生病的老人和两个上学的孩子,生活艰难,一家人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经政策扶持,卞周华的孩子享受学杂费减免,家人看病享受相应报销比例,他家还进行了危房改造。杨帆鼓励他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并传达扶持政策。
2016年,靠着政府提供的5万元无息贷款,卞周华养了80头猪,还搭上村里产业发展的“快车”,和其他村民组建起一家合作社,种植168亩翠冠梨。2018年,卞周华一家年收入超过8万元,还清了欠款。第二年,他的小儿子还考上了重点大学,一家人“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
杨帆打心底为卞周华一家高兴。如何帮助更多村民改善生活条件、解决大家“急难愁盼”的问题,被他列为工作中的“头等大事”。
伴随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村里对部分村民实施易地搬迁。一次,一户村民一直不愿搬进安置房。杨帆上门走访了解到,原来,这户人家牵挂着老房子里的羊“还没着落”,一时间又找不到买主,很心急。
杨帆当即多方联系,帮忙寻找买主,并邀请当地一位熟悉羊习性的农户帮忙。晚上8点,他们顶着寒风,赶着52只羊走了14里山路,将羊群转运到买主手中。这户村民这才安心在安置房住下。
安居离不开“乐业”。以前,南河村穷,苦于没有支柱产业和村集体收入。村里虽有1000多亩老茶树,但缺乏管理,产量低,每亩年收入仅几百元。
2017年,杨帆与村两委成员引进浙江龙井茶品种,还引入浙江一家茶商,新建起南河村茶叶加工厂。几年来,茶园建设与生产线日趋完善,产能不断提升,村民也得以就近务工增收。
2019年,杨帆村官服务期满,被分配至五峰县司法局。但他主动向组织提出了留下的申请,“村里的产业刚刚起步,马上又要摘帽出列,我走不得”。杨帆最终选择留在南河村,同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五峰最年轻的“娃娃书记”。
渔洋关镇团委副书记薛正文和杨帆年龄相仿,常在一起交流工作。他注意到,杨帆总是充满活力,“休息时间被走访农户和自我学习填满,对于村子的产业发展,他总能蹦出好点子”。
南河村有了茶园、猕猴桃基地、翠冠梨合作社、高山蔬菜与蓝莓种植等产业。为帮助村民谋发展,杨帆数次前往武汉,请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村里,带来优良种苗与种植技术。短短几年时间,这些支柱产业百花齐放,农户收入渐长。杨帆还宣讲奖补政策,鼓励村里的养殖户扩大规模、开展生态养殖。
村民富了,村子也变样了。在省财政厅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带领下,南河村13.6公里长的主路得到硬化,建起50多个蓄水池,实现了全村电网改造升级,还建成了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和全县首个法治文化广场。
2019年,南河村顺利脱贫摘帽,杨帆稍稍松了口气。但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杨帆正月初一便赶回了南河村。
摸排返乡人员、实施交通管控、协调物资配送……他带头守在南河村防疫一线,实现了疫情期间全村“无确诊、无疑似、无留观”。为了支援抗疫,他下田组织村民采摘14吨蔬菜,运往宜昌、武汉,之后又紧抓复工复产。
最近,杨帆牵挂着村里猕猴桃基地仓储冷藏的难题。他一边帮助基地筹措资金建冷库,一边带领农户探索猕猴桃深加工技术,准备开发果酒、果干等新产品,提升附加值。
在南河村扎下根,回忆当初,杨帆也迷惑彷徨过。但当困难一点点被克服,看到村民的日子变好,村子变得更有活力,并获评省文明村、省集体经济发展进步村、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自己也更加成熟,他更加确信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我欣赏别的同学去大城市,但对我而言,家乡更重要。我刻苦努力,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家乡摆脱贫困。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眼下,杨帆心里装着更长远的图景:围绕村里的鲜果产业,打造休闲农业,发展集采摘园、精品茶园、风电观光为一体的绿色旅游产业。
他呼吁更多年轻人来到基层一线,“这里有年轻人释放活力和智慧的广阔天地,更能收获幸福和成长”。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却做起了废纸回收 有几分脏兮兮的收购站,她却弄来一台梦幻粉打包机 一年20万收入,还坐拥20万粉丝 “废纸妞”如今想着“十年称王”
在你的印象中,废纸收购站是什么样子的?昏暗的房子,灰扑扑的机器,杂乱的环境,脏兮兮的工作服……
会不会也可能是这样的——工棚很高,光线很足,吞吐着废纸板的机器居然是梦幻粉。人美声音甜的老板娘,穿着时髦的衣服穿梭在堆积着废旧纸张的厂房里。在浙江金华,就有这样一个颠覆你想象的废纸回收站。
老板娘是大学毕业的90后姑娘邓汝慧,拥有一台吞吐着各种废纸的粉红色机器。这台机器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废纸妞专属定制·160吨压力废纸打包机。
一个这么漂亮的姑娘为什么会选择回收废纸,还拥有这么一台粉色的“铁疙瘩”,你不好奇吗?
不当白领来收废纸
她如今还想着能“称王”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找到了网名“废纸妞”的小邓姑娘,在网上她已有20万粉丝。
为什么选择废品回收这个行业?
她回答得很干脆:因为受不了上班时间的束缚,想创业,刚好和这一行也有缘分。
小邓说,2015年她刚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也找过工作,一开始在四季有空调的写字楼做白领。“当时,在金华一个月赚四五千元,还能存下不少钱给爸妈。”后来,她还去过上海,一个月赚四五千元,花销大了,成了“月光族”。
“然后,我爸就问我,要不要创业,开个废纸打包站,我就答应了。”
没错,做这行的“缘分”,就是因为小邓爸妈这样的“业内人士”指点行情。小邓小时候,跟爸妈从江西来到了浙江金华。爸妈就是从踩着一辆三轮车收废品开始赚钱,养活一家人,后来有了一个废品收购站。
“家里在这个行业做了很多年,知道点门路,所以就选了这个行业创业。”小邓说,工作了一年,因为不想受到上班朝九晚五的时间束缚,她和当时的男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公,拿了家里资助的钱订机器设备,租厂房,走上了创业之路。
五年时间,两个人经历过打包装车都不会的创业初期;也经历过找不到门道销货,从江苏跑到杭州又跑到台州……一直在路上奔波的艰难期。
最难的时候,上游的老板拖欠货款不肯还,还有人来诈骗,足足亏了20万元左右。那一年这对小夫妻一度想要卖了设备,打算放弃创业,“还好还好,咬咬牙,熬了下来。”
小邓说,现在夫妻俩一年能赚20万元,厂里有人帮忙,不用事事都亲力亲为,“三年入门,五年懂行,十年称王。我过了前两关了,希望能等来下一个十年。”
废纸收购站里
有一台梦幻粉的打包机
黑白灰色调为主的回收站里,为什么会放置这么一台粉色打包机?小邓笑着说,缘于一颗梦幻的少女心。
“有段时间,我开始上网玩视频,后来还有了粉丝,有一家售卖打包机的商家找到我,我也是那会儿才知道原来机器也是可以选颜色的,我就挑了这个粉色,很梦幻吧。女孩都有一个公主梦,当初家里装修没选粉色,现在希望我的工作场地可以是公主款。”
没想到,这台粉色机器还起到了不一样的效果。
机器一装好,小邓就忍不住开始在机器边上跳起了舞,“像不像是走t台?”感觉在这样粉粉嫩嫩的机器前,工作劲头也足了。“累了,或者是空了,再给大家跳一个我新学的、简单的舞蹈,能量满满。”
就像收废纸的工厂有反套路的粉色机器一样,爽快又开朗的小邓姑娘也是个“反套路”达人。
在她分享的视频中,这位时尚的老板娘不仅会泼辣地和客户讨价还价,还会在空余时间以这台粉色的机器为背景跳上一曲新学的舞蹈。有时候,还时不时玩个独角戏,比如拿着炮仗壳、废纸筒、旧报纸走个秀;当然有时候也会玩玩行业揭秘,比如500多吨黄板纸,她能赚多少钱,说说一个废纸打包站需要多少投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