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款可以“换脸”的app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款app因可以借助ai技术把明星的脸换成用户自己的,吸引了很多用户使用,但被指出存在侵犯用户隐私、肖像权等问题。在市场上,还有很多软件都具备“换脸”的功能。在使用这类软件时,你会注意保护个人的隐私吗?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6%的受访者使用过“换脸”特效软件,53.6%的受访者虽然担心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但还是会用。93.3%受访者觉得,用户有必要提高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
受访者中,00后占3.0%,90后占34.9%,80后占44.5%,70后占13.5%,60后占4.1%。
61.6%受访者使用过“换脸”特效软件
南京某高校大二学生林诺(化名)说,她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分享的使用特效软件做的“换脸”视频,感觉效果很逼真,自己也去尝试了。“上传一张照片,就能把自己的脸换到明星身上,感觉合成的技术挺好的,没有修图的痕迹,视频中的人很像自己”。
“软件很好玩,简单几下就能‘换脸’成演员,出演各种影视片段。”林诺觉得,炫酷的效果,是这种软件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原因。
除了视频“换脸”软件,当下还有很多其他具备美颜、修图功能的“换脸”特效软件。调查显示,61.6%的受访者使用过“换脸”特效软件。进一步交互分析发现,00后受访者使用过的比例最高(80.0%),然后是90后(73.1%)。74.8%的受访者觉得这类软件受欢迎的原因是它们抓住了人们猎奇的心理,49.9%的受访者觉得是因为用软件可以“换脸”成明星,过“明星瘾”。
在四川上大学的曹菲(化名)对记者说,她感觉网上不时就会有一些依托ai技术实现“换脸”的应用走红,“有时我觉得这些特效很有意思,会尝试玩一下”。
在北京工作的万芳(化名)是个90后,她也注意到了这种具有“换脸”功能的app,“不过,我还没尝试就听说这款app有侵犯隐私的风险。后来看新闻得知这款app在整改,涉及隐私的条款做了修改,但是我没敢尝试。总觉得照片、个人信息一旦传上去了,自己就没法控制对方怎么使用了”。
林诺说,她在使用软件的时候,没有考虑太多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这种软件娱乐性很强,很容易让人沉浸在欢乐的体验中,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就被抛诸脑后了”。
被问到是否担心“换脸”特效软件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时,仅有30.9%的受访者表示顾虑很大,会很谨慎。53.6%的受访者表示虽然有顾虑,但还是会用。15.5%的受访者表示完全没有顾虑。
“玩的时候很爽,听到软件有风险的时候,我赶紧去注销,但也不知道有没有用。”曹菲说。
“以前使用一些软件时,我担心注册用的手机号、通信信息什么的被泄露。现在‘换脸’应用风靡,又担心自己的脸部信息泄露,毕竟现在很多支付都是可以‘刷脸’的。”万芳说。
数据显示,受访者在使用“换脸”特效软件时,最担心的是面部特征等生物识别数据被泄露(71.0%)。受访者担心被泄露的其他信息还有:微信号手机号等通信账号(64.8%)、照片(52.2%)和身份证等其他证明身份的信息(51.7%)等。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分析,此类软件首先可能存在凯发旗舰厅登录的版权侵权的风险,用户在素材使用时,将电视剧、电影作为素材上传到平台并在制成“换脸作品”后传播,存在侵犯制片方凯发旗舰厅登录的版权的风险,因此用户在使用此类平台软件时还是要谨慎,注意不要构成侵权行为。
然后,是用户个人隐私安全风险。用户头像、面部特征等数据上传后,可能存在各种被非法盗取或使用的风险,比如由于平台存在漏洞导致数据被盗取,或者平台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用户数据转让于第三方等。尽管近期此类平台已经声明不存储用户个人数据,但由于目前监管还没有办法到达平台数据存储环节,因此平台到底是否存储用户数据是无从考证的。
93.3%受访者认为用户有必要提高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
万芳觉得,在互联网产品的使用上,用户有时较为被动,只能选择一些比较正规的平台的产品,另外就是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能只顾着一时的玩乐,也得考虑个人信息安全,如果觉得软件不靠谱,最好不要尝试”。
调查中,93.3%的受访者认为用户有必要在使用“换脸”特效软件时提高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其中43.1%的受访者觉得非常有必要。
林诺觉得,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也更多了,“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怎样促使平台保护好用户隐私,都是问题”。
“我觉得应该进一步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用户信息泄露问题一再出现,虽然有了规定,但执行得不够好,监管不到位。”曹菲说。
调查中,76.4%的受访者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用户处置个人数据的权利;64.4%的受访者建议软件平台方出台措施,保护用户上传的信息不被泄露;62.8%的受访者建议统一规范软件用户条款内容,对收集使用的信息作出明确说明;41.9%的受访者建议对过度收集使用、泄露用户信息的平台方进行处罚。
“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少,但落实方面还存在提升和改善的空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周庆山分析,在具体的实践中,除了一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能够遵从相关的规定,制订信息安全准则外,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则缺乏严格的规则。这一方面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够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丛林法则和逐利心理,企业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度不够。
赵占领说,目前我国在保护信息安全、公民的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方面已经出台不少的措施,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对使用和收集用户数据提出了“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尽管目前没有软件被曝光存在此类违法行为,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平台到底是否存储用户数据、如何使用用户数据还是需要关注和监管。据我观察,目前市场上此类app的隐私条款没有明显的违法违规现象,但是此类app要想取信于公众,还需要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或者由政府部门进行监管”。
参考资料:http://www.ztwang.com/news/1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