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好联系各族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向全社会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传播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推动上海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指导下,上海市民族联围绕“家在上海”民族工作品牌,自今年3月以来开展了民族团结故事讲述活动,用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诠释着各族同胞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民族团结故事讲述活动现场。 上海市民宗局供图
育人育心的好“园丁”
“让跳动的音符,奏出和谐的旋律,郎朗的读书声,在你的上空回荡……”这是赵兴洲老师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所谱曲的校歌《山神的花园》。
赵老师是上海嘉定区杨柳初中的一名生物教师,在将要退休之际,他追寻“西部歌王”王洛宾的足迹,来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海久治县教书,成为当地2所学校、8个年级、833名孩子的音乐启蒙人,为当地孩子开启了通向音乐殿堂的大门,让孩子们通过音乐认识祖国,去勇敢探索大山外的世界,去实现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民族教育,一头连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一头连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感人的故事还发生在千里之外的崇明中学,那里有一位喜欢被孩子们叫“老蒋”的新疆班班主任,他将“教育植根于爱”,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教育教学工作中,把爱倾注于所带的每一个新疆班孩子。
从2017年开始,蒋飞斐从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逐渐成长为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上海市民族教育先进工作者,这其中有着数不尽的汗水和道不尽的付出。
育苗先育根,育心先育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在上海,有许许多多像赵兴洲和蒋飞斐这样育人育心的优秀“园丁”,他们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把温暖和希望传递给各族学生,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民族团结故事讲述活动现场。 上海市民宗局供图
“大国重器”的锻造者
来自新疆的沙力塔那提·包拉提分享了自己与上海的故事:“我是一名航空工作者,12年前来到上海,如今已完全融入这座城市。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才能绽放生命的光芒。”
在此期间,作为上海的一名青年代表,沙力塔那提·包拉提参加了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荣获了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商飞十大青年英才、浦东新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正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让这颗哈萨克族“小石榴籽”在上海大家庭里扎下了根。如今,沙力塔那提·包拉提在上海继续追逐着航天梦。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各族青年施展抱负的大舞台。上海有千千万万像沙力塔那提·包拉提那样的优秀青年,他们把青春足迹镌刻在辉煌事业的道路上。
民族团结故事讲述活动现场。 上海市民宗局供图
用心传递爱的使者
1991年,来自江西乐安县金竹畲族自治乡的兰云科应征入伍,来到上海成为一名武警战士,渐渐他开始喜欢上这座城市。退伍后,他和几个战友白手起家在沪创建了一家餐饮企业,并把家安在了上海徐汇区华泾镇。
如今,兰云科成为沪上知名餐饮企业的掌舵人。作为华泾镇的志愿者,兰云科在大桥居民区设立了“兰桥”助老项目,协助镇里解决了高龄老人们助浴的难题。他还发挥专长,参加社区食堂建设,给当地老人们提供优质的助餐服务。
年轻的穆再排尔·穆合塔尔穿过星星峡,经河西走廊,越黄土高原,来到同济大学,从此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之旅。
大学毕业后,穆再排尔·穆合塔尔如愿成为上海的一名社区全科医生。他积极参加健康志愿服务,在他的鼓励下,其妻子也加入到志愿服务中。夫妻俩凭借精湛的医务技术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他说:“作为一名医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病人康复后的笑容,最大的荣誉就是患者对疗效和服务的肯定。我热爱自己的职业,这不仅是责任,更是我的光荣与骄傲。”
他们是上海民族团结工作的一个缩影,许许多多来自大江南北的各族群众,在上海这片热土上交往交流交融,互帮互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心传递着大爱。
“家在上海”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汇决赛近日举行,通过一位位在上海生活、奋斗、追梦的各族同胞,现场讲述成长历程,分享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在实践、奋斗、守望相助中,共筑精神家园,让民族团结幸福之花在浦江两岸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发挥好联系各族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向全社会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传播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推动上海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指导下,上海市民族联围绕“家在上海”民族工作品牌,自今年3月以来开展了民族团结故事讲述活动,用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诠释着各族同胞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育人育心的好“园丁”
“让跳动的音符,奏出和谐的旋律,郎朗的读书声,在你的上空回荡……”这是赵兴洲老师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所谱曲的校歌《山神的花园》。
赵老师是上海嘉定区杨柳初中的一名生物教师,在将要退休之际,他追寻“西部歌王”王洛宾的足迹,来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海久治县教书,成为当地2所学校、8个年级、833名孩子的音乐启蒙人,为当地孩子开启了通向音乐殿堂的大门,让孩子们通过音乐认识祖国,去勇敢探索大山外的世界,去实现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民族教育,一头连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一头连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感人的故事还发生在千里之外的崇明中学,那里有一位喜欢被孩子们叫“老蒋”的新疆班班主任,他将“教育植根于爱”,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教育教学工作中,把爱倾注于所带的每一个新疆班孩子。
从2017年开始,蒋飞斐从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逐渐成长为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上海市民族教育先进工作者,这其中有着数不尽的汗水和道不尽的付出。
育苗先育根,育心先育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在上海,有许许多多像赵兴洲和蒋飞斐这样育人育心的优秀“园丁”,他们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把温暖和希望传递给各族学生,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大国重器”的锻造者
来自新疆的沙力塔那提·包拉提分享了自己与上海的故事:“我是一名航空工作者,12年前来到上海,如今已完全融入这座城市。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才能绽放生命的光芒。”
在此期间,作为上海的一名青年代表,沙力塔那提·包拉提参加了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荣获了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商飞十大青年英才、浦东新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正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让这颗哈萨克族“小石榴籽”在上海大家庭里扎下了根。如今,沙力塔那提·包拉提在上海继续追逐着航天梦。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各族青年施展抱负的大舞台。上海有千千万万像沙力塔那提·包拉提那样的优秀青年,他们把青春足迹镌刻在辉煌事业的道路上。
用心传递爱的使者
1991年,来自江西乐安县金竹畲族自治乡的兰云科应征入伍,来到上海成为一名武警战士,渐渐他开始喜欢上这座城市。退伍后,他和几个战友白手起家在沪创建了一家餐饮企业,并把家安在了上海徐汇区华泾镇。
如今,兰云科成为沪上知名餐饮企业的掌舵人。作为华泾镇的志愿者,兰云科在大桥居民区设立了“兰桥”助老项目,协助镇里解决了高龄老人们助浴的难题。他还发挥专长,参加社区食堂建设,给当地老人们提供优质的助餐服务。
年轻的穆再排尔·穆合塔尔穿过星星峡,经河西走廊,越黄土高原,来到同济大学,从此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之旅。
大学毕业后,穆再排尔·穆合塔尔如愿成为上海的一名社区全科医生。他积极参加健康志愿服务,在他的鼓励下,其妻子也加入到志愿服务中。夫妻俩凭借精湛的医务技术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他说:“作为一名医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病人康复后的笑容,最大的荣誉就是患者对疗效和服务的肯定。我热爱自己的职业,这不仅是责任,更是我的光荣与骄傲。”
他们是上海民族团结工作的一个缩影,许许多多来自大江南北的各族群众,在上海这片热土上交往交流交融,互帮互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心传递着大爱。
“家在上海”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汇决赛近日举行,通过一位位在上海生活、奋斗、追梦的各族同胞,现场讲述成长历程,分享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在实践、奋斗、守望相助中,共筑精神家园,让民族团结幸福之花在浦江两岸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发挥好联系各族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向全社会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传播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推动上海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指导下,上海市民族联围绕“家在上海”民族工作品牌,自今年3月以来开展了民族团结故事讲述活动,用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诠释着各族同胞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民族团结故事讲述活动现场。 上海市民宗局供图
育人育心的好“园丁”
“让跳动的音符,奏出和谐的旋律,郎朗的读书声,在你的上空回荡……”这是赵兴洲老师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所谱曲的校歌《山神的花园》。
赵老师是上海嘉定区杨柳初中的一名生物教师,在将要退休之际,他追寻“西部歌王”王洛宾的足迹,来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海久治县教书,成为当地2所学校、8个年级、833名孩子的音乐启蒙人,为当地孩子开启了通向音乐殿堂的大门,让孩子们通过音乐认识祖国,去勇敢探索大山外的世界,去实现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民族教育,一头连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一头连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感人的故事还发生在千里之外的崇明中学,那里有一位喜欢被孩子们叫“老蒋”的新疆班班主任,他将“教育植根于爱”,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教育教学工作中,把爱倾注于所带的每一个新疆班孩子。
从2017年开始,蒋飞斐从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逐渐成长为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上海市民族教育先进工作者,这其中有着数不尽的汗水和道不尽的付出。
育苗先育根,育心先育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在上海,有许许多多像赵兴洲和蒋飞斐这样育人育心的优秀“园丁”,他们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把温暖和希望传递给各族学生,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民族团结故事讲述活动现场。 上海市民宗局供图
“大国重器”的锻造者
来自新疆的沙力塔那提·包拉提分享了自己与上海的故事:“我是一名航空工作者,12年前来到上海,如今已完全融入这座城市。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才能绽放生命的光芒。”
在此期间,作为上海的一名青年代表,沙力塔那提·包拉提参加了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荣获了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商飞十大青年英才、浦东新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正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让这颗哈萨克族“小石榴籽”在上海大家庭里扎下了根。如今,沙力塔那提·包拉提在上海继续追逐着航天梦。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各族青年施展抱负的大舞台。上海有千千万万像沙力塔那提·包拉提那样的优秀青年,他们把青春足迹镌刻在辉煌事业的道路上。
民族团结故事讲述活动现场。 上海市民宗局供图
用心传递爱的使者
1991年,来自江西乐安县金竹畲族自治乡的兰云科应征入伍,来到上海成为一名武警战士,渐渐他开始喜欢上这座城市。退伍后,他和几个战友白手起家在沪创建了一家餐饮企业,并把家安在了上海徐汇区华泾镇。
如今,兰云科成为沪上知名餐饮企业的掌舵人。作为华泾镇的志愿者,兰云科在大桥居民区设立了“兰桥”助老项目,协助镇里解决了高龄老人们助浴的难题。他还发挥专长,参加社区食堂建设,给当地老人们提供优质的助餐服务。
年轻的穆再排尔·穆合塔尔穿过星星峡,经河西走廊,越黄土高原,来到同济大学,从此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之旅。
大学毕业后,穆再排尔·穆合塔尔如愿成为上海的一名社区全科医生。他积极参加健康志愿服务,在他的鼓励下,其妻子也加入到志愿服务中。夫妻俩凭借精湛的医务技术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他说:“作为一名医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病人康复后的笑容,最大的荣誉就是患者对疗效和服务的肯定。我热爱自己的职业,这不仅是责任,更是我的光荣与骄傲。”
他们是上海民族团结工作的一个缩影,许许多多来自大江南北的各族群众,在上海这片热土上交往交流交融,互帮互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心传递着大爱。
“家在上海”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汇决赛近日举行,通过一位位在上海生活、奋斗、追梦的各族同胞,现场讲述成长历程,分享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在实践、奋斗、守望相助中,共筑精神家园,让民族团结幸福之花在浦江两岸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发挥好联系各族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向全社会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传播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推动上海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指导下,上海市民族联围绕“家在上海”民族工作品牌,自今年3月以来开展了民族团结故事讲述活动,用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诠释着各族同胞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育人育心的好“园丁”
“让跳动的音符,奏出和谐的旋律,郎朗的读书声,在你的上空回荡……”这是赵兴洲老师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所谱曲的校歌《山神的花园》。
赵老师是上海嘉定区杨柳初中的一名生物教师,在将要退休之际,他追寻“西部歌王”王洛宾的足迹,来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海久治县教书,成为当地2所学校、8个年级、833名孩子的音乐启蒙人,为当地孩子开启了通向音乐殿堂的大门,让孩子们通过音乐认识祖国,去勇敢探索大山外的世界,去实现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民族教育,一头连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一头连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感人的故事还发生在千里之外的崇明中学,那里有一位喜欢被孩子们叫“老蒋”的新疆班班主任,他将“教育植根于爱”,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教育教学工作中,把爱倾注于所带的每一个新疆班孩子。
从2017年开始,蒋飞斐从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逐渐成长为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上海市民族教育先进工作者,这其中有着数不尽的汗水和道不尽的付出。
育苗先育根,育心先育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在上海,有许许多多像赵兴洲和蒋飞斐这样育人育心的优秀“园丁”,他们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把温暖和希望传递给各族学生,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大国重器”的锻造者
来自新疆的沙力塔那提·包拉提分享了自己与上海的故事:“我是一名航空工作者,12年前来到上海,如今已完全融入这座城市。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才能绽放生命的光芒。”
在此期间,作为上海的一名青年代表,沙力塔那提·包拉提参加了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荣获了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商飞十大青年英才、浦东新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正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让这颗哈萨克族“小石榴籽”在上海大家庭里扎下了根。如今,沙力塔那提·包拉提在上海继续追逐着航天梦。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各族青年施展抱负的大舞台。上海有千千万万像沙力塔那提·包拉提那样的优秀青年,他们把青春足迹镌刻在辉煌事业的道路上。
用心传递爱的使者
1991年,来自江西乐安县金竹畲族自治乡的兰云科应征入伍,来到上海成为一名武警战士,渐渐他开始喜欢上这座城市。退伍后,他和几个战友白手起家在沪创建了一家餐饮企业,并把家安在了上海徐汇区华泾镇。
如今,兰云科成为沪上知名餐饮企业的掌舵人。作为华泾镇的志愿者,兰云科在大桥居民区设立了“兰桥”助老项目,协助镇里解决了高龄老人们助浴的难题。他还发挥专长,参加社区食堂建设,给当地老人们提供优质的助餐服务。
年轻的穆再排尔·穆合塔尔穿过星星峡,经河西走廊,越黄土高原,来到同济大学,从此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之旅。
大学毕业后,穆再排尔·穆合塔尔如愿成为上海的一名社区全科医生。他积极参加健康志愿服务,在他的鼓励下,其妻子也加入到志愿服务中。夫妻俩凭借精湛的医务技术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他说:“作为一名医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病人康复后的笑容,最大的荣誉就是患者对疗效和服务的肯定。我热爱自己的职业,这不仅是责任,更是我的光荣与骄傲。”
他们是上海民族团结工作的一个缩影,许许多多来自大江南北的各族群众,在上海这片热土上交往交流交融,互帮互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心传递着大爱。
“家在上海”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汇决赛近日举行,通过一位位在上海生活、奋斗、追梦的各族同胞,现场讲述成长历程,分享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在实践、奋斗、守望相助中,共筑精神家园,让民族团结幸福之花在浦江两岸绽放更绚丽的光彩。初冬的黄山,层林尽染,树木五彩斑斓。天刚擦亮,一辆辆密闭的垃圾运输车从各地驶向黄山市徽州区一家环保公司。
垃圾运输车进入厂区后,首先在地磅房完成自动称重,然后通过高架引桥到达卸料平台,高架引桥设有自动开闭的快速门,全程封闭,从快速门关闭的那一刻起,垃圾和运输车辆就进入了一个相对密闭的区域。
“卸料平台共设有6个卸料门,可以实现自动开闭,这也是我们公司的一项专利技术。垃圾车到达指定卸料口,卸料门便可以自动打开,当卸料后,垃圾车离开相应位置时,卸料门会自动关闭,全程无人看守。”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垃圾处理的工艺流程时说。
位于徽州区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是黄山市唯一一个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项目,该项目利用先进工艺,对黄山市的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日处理垃圾900吨。
该项目改变了黄山市生活垃圾简单填埋的状况,在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焚烧发电、变废为宝,进一步提升黄山市全域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水平,既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对助推黄山经济绿色环保可再生循环发展。
由于环境保护税专业性强,一些从事环境保护的企业,在环保税的纳税申报上存有疑惑。环保税纳税人申报涉及大气、固废、噪音、水等税目基础信息、以及每期污染物检测结果,都会影响税纳申报的准确性。为帮助企业做到风险防范、精准申报,黄山市徽州区税务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到环保类企业面对面交流,全方位了解企业的排污和缴税情况。与此同时,当地税务部门强化政策培训指导,邀请环境保护税专家对税务人员和纳税主体开展培训,补齐征管人员业务短板,辅导纳税人熟悉税收政策,提高企业环境保护税法的遵从度。
一家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财务负责人程夏冰说,税务部门开展面对面税收政策辅导,让我们环保企业在做到风险防范的同时,也精准掌握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税务部门的主动作为大力支持了环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体现“绿色税制”的单行税法,自施行以来,黄山市税务部门不断发挥绿色税制的正向激励作用,积极落实以环境保护税为主、多税种调节为辅的政策落实体系,引导环保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参考资料:http://www.ztwang.com/news/11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