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首次以“复活”的开化纸为载体,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礼盒里有学校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的普洱茶饼,哈工大每位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学子都将得到一份可以登上火星的“超级涂层”……
对翘首以盼的新生们来说,收到录取通知书,意味着在他们的身上打下了一所大学的文化烙印,贴上了一个会伴随他们一生的身份标签。
在数字化时代,新生们通过互联网已经提前了解了录取信息,录取通知书的“信使”功能有所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高校不仅在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上别出心裁,也在礼物上精挑细选。因为录取通知书不仅是一种物质馈赠,也是一种精神滋养。
“复活”的开化纸作为科技创新的成果,呼唤新生们要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中再创辉煌;“录取通知书内有普洱茶砖”,不仅见证了一所一流大学对欠发达县域的牵挂与温暖,也是东部发达省份与西部欠发达省份之间厚重的“山海情”;可以登上火星的“超级涂层”蕴含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激励新生们要弘扬科学家精神。
在现代社会,大学并非封闭的象牙塔,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高校的人才培养也不能自弹自唱、孤芳自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心怀“国之大者”,是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家与社会、整体与个体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将“小我”融入“大我”,将自己的学习奋斗目标与国家建设、民族发展结合起来,这或许就是录取通知书作为大学“第一课”带给新生们的启示。
从录取通知书里感悟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见证着高校的用心良苦。于准大学生们而言,考上理想的大学并非奋斗的终点,而是一个重新出发的开始。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是一盏灯,照亮也温暖新生们继续前行的人生路。
参考资料:http://www.ztwang.com/news/11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