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钦州11月20日电 题:广西最长跨海大桥与“海上森林”同在 大工业与白海豚共存
作者 黄令妍 翟李强 林洁琪
俯瞰广西钦州市茅尾海域,红树林植物主干淹没在涨潮的海水中,枝条随着潮水荡漾。
红树林被誉为“海洋卫士”,在消浪护岸、净化海水以及维持近海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茅尾海被誉为“中国最美内海”,2005年,广西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设立。钦州市采取多种方式增种与保护红树林,2016年至2020年再造、修复220公顷。
茅尾海红树林分布区内,正在建设的广西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未来连通钦州和防城港两大港区。该项目路线全长7.637公里,其中桥梁总长6597米,打破海中桥梁建设最大单次连续浇筑世界纪录。按照规划,这将是一座风景优美的跨海大桥,桥下“海上森林”依旧,白鹭群常伴。
龙门大桥投资方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介绍,2020年大桥开工建设前,专家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共同建设大桥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钦州市政府和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最终决定多斥资约5亿元,调整路线以避让红树林保护区。
承建方广西路桥集团龙门大桥项目负责人张健表示,桥梁施工中采取了“插针法”,用钢管桩直接插入地下,避开红树林。
现在,跨海大桥两座桥塔及桥塔后的两岸锚碇四大主体建筑原址,没有一棵红树。对于修改设计后仍无法避开的少量红树林,按照“3倍恢复、管护5年”的规定,建设单位投资350多万元异地补种,提前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目前,300来棵大龄红树,已“乔迁”到千米之外的“新家”。
钦州三娘湾,生物多样性丰富,这里是中华白海豚的乐园。中华白海豚有“海上大熊猫”之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经过18年不间断保护,三娘湾白海豚个体数量从96头稳定增长至300余头,“豚丁兴旺”。
北京潘文石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赵一说,数年前,钦州市政府在征询了科研团队的意见后,果断放弃一个投资数十亿元的造船项目,守住了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同时,在科研团队的建议下,将整个港口工业的布局由东边的浅海区调整到西边的深海区。
如今,一条壮观的入海公路,将三娘湾和钦州港海域一分为二:公路西边是布局了“油、煤、气、盐”多头并进产业体系的临港工业区;路的东边留给白海豚。“大工业与白海豚共存”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条路也因此被誉为“最美入海公路”。
北部湾海岸线蜿蜒,有着“一湾相挽十一国”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钦州立足港口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石化、装备制造、能源、粮油加工等临港产业,建成投产中国石油千万吨级炼油、国投钦州电厂等重大项目,逐步形成临港大工业集聚态势。
生产甲醇、醋酸、乙二醇等产品的华谊钦州基地一期项目,位于钦州石化产业园内,总投资约162亿元,带动美国普莱克斯、荷兰皇家孚宝、法国苏伊士等跨国公司在此布局。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和运营采用较严格的环保标准、可靠的安全装置,将打造成为国内行业的标杆工程。
钦州坚持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生态优先。官方称,将在石化业发展过程中继续提升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参考资料:http://www.ztwang.com/news/110391.html